一
活動介紹
3月20日,被譽為“半導體盛宴”的SEMICON China 2024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此次盛會匯聚了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眾多企業,共同打造了一場半導體行業的視覺與智慧盛宴。SEMICON China不僅是中國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的見證者,更是全球范圍內技術、產業、市場、創新、投資等多維度交流的重要平臺。
活動現場
目前,SEMI連接了全球3000多家會員企業和全球150萬專業人士來推進科學和電子制造行業進步。據悉,本屆SEMICON China 2024聚焦行業前沿技術、熱門領域及話題,邀請了國內外知名半導體產業、學術、科研、投資、服務等各領域1000多名專家和代表出席活動。同時,300多家參展企業展示了他們在產業鏈各環節的最新成果,為行業內企業、專家、學者提供了一個國際化交流與合作的機會,有力推動了集成電路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本次參與展會的國內產業方面,有來自北方華創、中微公司、京東方等百億級上市公司及紫光展銳、芯和半導體、易卜半導體、云天半導體等公司的嘉賓,將發表精彩觀點。在這場“鏈接全球和中國半導體產業橋梁”的展會上,萬業企業與眾多訪客友好交流,共話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機遇,同時也讓業界看到了“芯”時代全球半導體發展格局中的中國力量!
二
半導體產業現狀與預期
全球半導體產業在過去一年經歷了下行周期,但正如人們所說,“寒冬之后必有春暖,破浪前程在前方”。半導體產業是具有明顯周期性特點的產業,其發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市場需求、技術進步、政策環境等。預計今年半導體銷售額將增長約13%-16%,達到6000億美元,并在2030年前后實現一萬億美元的里程碑。
在這個過程中,新興應用市場和新一代技術的推動為半導體產業帶來了源源不絕的機遇。人工智能及其驅動的新智能應用、AI PC和AI手機、新能源汽車及工業應用等新興產業將進一步推動半導體需求增長。這些新興產業不僅對半導體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更高,同時也對技術迭代和研發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球半導體產業在迎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全球供應鏈的重整、可持續發展、人才短缺等問題成為產業發展必須面對的難題。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各國政府和企業都在加強自身的供應鏈管理,以提高自主可控能力。同時,可持續發展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如何實現半導體產業的綠色制造和環保生產將成為重要課題。此外,人才短缺問題也將對產業發展產生影響,如何吸引和培養優秀人才成為各企業必須考慮的問題。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全球半導體產業需要在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加強合作,共同推動產業健康發展。預計到2024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將增長約9%-16%,到2030年將達到萬億美元的規模。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半導體制造產能需要大幅提升,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因此,目前有109家晶圓廠計劃在2026年之前投產,其中中國占了44家。總的來說,全球半導體產業將在挑戰與機遇并存中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AI技術在全球范圍內成為熱點,而與之相關的半導體產業也將邁向萬億市場。在這個背景下,高性能計算應用將占據40%的份額,超過移動設備成為第一大應用領域。集成電路作為未來三十年支撐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工業技術,其應用前景十分廣闊。隨著AI技術的發展,集成電路的創新空間將進一步擴大。而裝備作為集成電路芯片技術創新的基石,一代技術依賴于一代工藝,一代工藝依賴一代裝備來實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生產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市場,其地位舉足輕重。中國連續四年成為全球半導體裝備最大市場,這為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未來的發展趨勢是產業之間的融合,特別是與半導體產業的相互促進,物聯網時代也為產業帶來了更多機遇。我們需要充分發揮自身核心優勢,整合更多功能,創造更多形式,融入更多場景,與生態合作伙伴共同構建產業生態共同體。
三
半導體產業鏈
上下游行業客戶盤點
北方華創
北方華創(002371.SZ)是目前國內集成電路高端工藝裝備的先進企業,以科技創新為基點,著眼未來,致力于成為半導體基礎產品領域值得信賴的引領者;縱觀北方華創成長史,重組后公司業績節節攀升,凈利潤一直保持增長趨勢。2018年,公司凈利潤僅為2.34億元,2023年則達到2018年的15倍之多。據了解,北方華創由七星電子和北方微電子兩公司戰略重組成立,2017年,重組后的公司更名為“北方華創”,實現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在充足訂單和國產替代的加持下,北方華創將逐步邁進“百億級”發展階段。2023年預計實現營收231億元,同比增長57.27%,營銷覆蓋歐、美、亞等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麥銳德團隊與北方華創合作,為華創導入卓越質量理念,全面評估華創管理體系,規劃質量提升和管理改進主要內容,促進公司全面質量和管理優化。
蘇納光電
蘇州蘇納光電依托于中國科學院的技術優勢,以“光通信、光傳感“中國芯”為企業愿景致力于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國產芯片,打破國外壟斷,攻克“卡脖子”技術,實現高端芯片的國產化替代。產品已服務130余家的國內外光模塊企業。在光通信之外,公司的晶圓級刻蝕微透鏡芯片也廣泛的應用于激光雷達等領域,已實現主流廠商的批量出貨。麥銳德與蘇納光電合作,管理改進綜合項目,涉及人力資源,流程,戰略等領域深度變革。
研祥智能
研祥智能(HK:02308)是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解決方案的頭部供應商。作為中國企業500強,2023年營收突破700億,主要產品有特種計算機系統產品、工業智能化運行系統軟件、工業云系統平臺和智能化設備等。
麥銳德團隊曾為研祥提供供應鏈能力提升服務,深度賦能研祥供應鏈體系,助力研祥打造供應鏈核心競爭力。
研祥智能
博雅新材
博雅新材是全球晶體生產加工先進企業。是集人工合成晶體材料研發,生產,加工和銷售的高科技企業。主要提供晶錠、晶段、晶體條、及晶體陣列等專業的晶體解決方案。麥銳德團隊曾牽手博雅新材,為其系統搭建了任職資格體系,明確了員工任職資格標準,促進了博雅新材專業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提高了專業人員的職業化水平。
盤點本次未參展的其他半導體
產業鏈上下游客戶(部分)
士蘭微
杭州士蘭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600460)是專業從事集成電路芯片設計以及半導體微電子相關產品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第一家在中國境內上市的集成電路芯片設計企業。得益于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飛速發展,士蘭微電子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集成電路芯片設計與制造一體(IDM)的企業之一,是國內半導體產業完全自主的領軍企業,也是國內HW等企業擺脫國外卡脖子的關鍵伙伴。
麥銳德團隊與士蘭微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為士蘭微實施多期變革咨詢項目:參照騰訊和華為員工能力和發展體系建設經驗,自2020年起為士蘭實施了人才梯隊項目,建立了技術人員和干部職位規劃、職業發展通道、任職資格標準、培訓和培養方案,并啟動全面推行工作;后為士蘭實施干部訓練營培養服務。通過為期一年對士蘭管理基礎和中高層現任和部分繼任管理者展開系統性培訓;提升理論和實踐水平。助力士蘭發展和組織良性生長,為士蘭成為全球一流半導體企業奠定基礎。
飛通光電
NeoPhotonics新飛通光電公司是美國紐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碼:NPTN),公司總部位于美國加州圣何塞,在美國硅谷、中國、日本等地設有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新飛通光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是pic器件、模塊及子系統領先的研發商及垂直整合生產商,這些產品應用于高帶寬、超高速通信網絡。這些產品可為云數據、超大規模數據中心互聯和電信網絡提供最快速度的遠距離數字光信號傳輸、接收和交換服務,這也是能持續管理云數據和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爆發性數據增長的關鍵。麥銳德核心團隊于早年在深圳實施了飛通光電業務流程重整(BPR)項目并取得重大成功,對飛通光電國際化的成長起到了舉足輕重的貢獻。
潤禾材料
潤禾材料(300727)致力于有機硅新材料和紡織化學品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及應用。產品覆蓋16大系列:光學與集成電路有機硅材料等,現已成為國內有機硅新材料和紡織化學品應用領域研發和生產龍頭企業之一。同時潤禾材料作為先進的半導體材料供應商,浸沒式冷卻液王者初露崢嶸,超高的性價比有望推動浸沒式技術在儲能、電車領域加速發展。潤禾材料冷卻液或已進入了維諦技術的供應鏈。維諦技術作為英偉達液冷的唯一合作商,正在與英偉達探討在超大型數據中心采用陶氏(DOWSIL) ICL-1000數據中心浸沒式冷卻液。“在實現熱傳導的同時降低了運營成本,改寫冷卻云計算和數據中心的行業規則”;潤禾全資子公司潤禾有機硅手握49項專利技術,是一家專業從事有機硅研究的公司。麥銳德與潤禾材料合作,通過戰略與營銷體系變革,明確公司戰略和發展方向,并通過目標管理實現戰略落地;以流程為核心,固化最佳作戰經驗、形成營銷打法和套路,提升營銷贏單能力;通過營銷組織、績效、激勵、人力資源和平臺建設,激活組織,提升營銷隊伍能力,實現能力和資源建在組織平臺上。最終通過項目打造一支有目標、有方法和能力卓越的營銷鐵軍,助力潤禾材料戰略目標實現和組織跨越式發展,成為行業領先。
景嘉微
長沙景嘉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300474)致力于信息探測、處理與傳遞領域的技術和綜合應用,為客戶提供高可靠、高品質的產品、解決方案和配套服務。公司具備齊全的科研生產資質和認證,與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成立聯合實驗室、工程中心。公司產品涵蓋集成電路設計、圖形圖像處理、計算與存儲產品、小型雷達系統、無線通信系統、電磁頻譜應用系統等方向,廣泛應用于有高可靠性要求的航空、航天、航海、車載等專業領域。景嘉微是國內GPU行業的領軍人物,于2015年底成功研制出了國產第一款GPU(JM5400),這是國內第一款自主研發的GPU,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GPU,徹底打破了國外GPU的壟斷。麥銳德與景嘉微開展多期合作,開展任職資格建設項目,并取得良好反響;借鑒一流企業干部訓戰管理經驗為景嘉微引入和建立訓戰式干部訓練營管理機制;基于景嘉微戰略、文化和領導力標準,培養一批中層核心力量。
更多精彩請關注麥銳德官方公眾號